News
我國生產的高效電機能效正在逐漸縮短與國外差距 | |
發布時間:2014/11/8 閱讀:4508次 | |
根據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最近對中國電機市場的統計,節能高效電機在中國市場上收到歡迎,占去年電機銷量的8%。所以,我國已漸漸成為電機制造大國,掌握了高效及超高效節能電機生產技術,但從整體看,行業競爭力仍然較弱。電機用量大、能效水平低的狀況將有效改善。
按照GB18613-2012標準,我國目前生產和在用電機多為低于標準規定的3級能效電機。其平均效率為87%,而發達國家早已推行的高效電機效率已達到91%以上。另外,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計顯示,目前國內在用電機中高效電機占比僅為5%左右。 國內知名電機專家唐任遠院士也曾指出:近年來,我國雖然在高效電機研發方面與國際水平基本保持同步,技術進步非常樂觀。但遺憾的是我們國家生產的IE3電機國內應用得太少,大部分用于出口。不難看出,我國在高效電機方面還存在巨大的挑戰。 未來,一方面要深入開展電機及其系統節能技術研究,如研發高效節能電機;高效風機、泵、壓縮機系統;高效傳動系統;電機系統的合理匹配;電機系統節能的系統集成方案等。另一方面要制訂電機系統節能相關導則、標準,如系統節能改造導則、專用領域的電機系統節能檢測、評價標準等。除此之外,還要建立電機系統節能認證機構,如市場準入認證、節能產品認證、各類高效電機系統節能認證等。國家中小型電機及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偉表示。 據悉,我國早在2008年就將電機系統節能列入國家十大節能工程之一,2009年又把高效、超高效電機應用列入惠民工程。而去年年初,又出臺了《全國電機能效提升計劃》,該計劃提到,2015年,我國實現電機產品升級換代,50%的低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產品、40%的高壓電動機產品達到高效電機能效標準規范;累計推廣高效電機1.7億千瓦,淘汰在用低效電機1.6億千瓦,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改1億千瓦,實施淘汰電機高效再制造2000萬千瓦。預計2015年當年實現節電800億千瓦時,相當于節能2600萬噸標準煤,減排二氧化碳6800萬噸。 |
|
|
|